今日上午,随着飞机缓缓停落在梅县机场停机坪,由梅州市组建的广东省第28批援赤道几内亚医疗队成员们圆满完成各项任务,时隔一年半后,回到家乡。
当援赤几医疗团队走出梅县机场,早早在门口等候的亲友们飞奔到亲人身边,互相拥抱、互相问候,倾诉思念。梅州市第二中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医师邹柳祥抱起了自己的女儿,女儿在他援赤几期间出生,这还是他们第一次见面。“离开的时候,妻子大着肚子准备生,女儿出生时我是通过电话获得消息,她如今1岁1个月了,此前是视频上与女儿见面,一直盼望抱抱她。”邹柳祥激动地说。
我国与赤道几内亚建交后,根据赤几政府的请求,中国先后派遣了27批医疗队赴赤几执行国际医疗援助工作。2015年底,根据国家和广东省卫计委安排,梅州市精心挑选了27名优秀医务人员,组建广东省第28批(梅州)援赤几医疗队。
医疗队队员平均年龄36.5岁,男性队员21人,女性队员6人。团队成员包括专职队长1名,内分泌、心血管、内科、外科等11个科室共21名临床专业人员、2名厨师和3名翻译。医务人员中梅州市人民医院选派12名,梅州市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及梅州市八个县(市、区)医院各派1名。
医疗队2016年6月赴赤几,设置总统府(保健组)、马拉博和巴塔三个工作点。这一年半来,医疗团队成员们克服语言障碍,尽快适应新环境、新岗位,在较短的时间内融入到了科室和当地医护人员中。大部分队员在当地医院起到了骨干作用,授人以渔,尽最大努力提高医院诊疗水平,更好地为病人服务。
一年半来,援几团队的门诊人数11010、住院人数11634、手术人数2012、针灸人数908、麻醉人数1258、化验检查人数9059。保健组跟随赤几总统奥比昂27次出国和多次下乡,总统的身体健康指标保持稳定。

在保证日常诊疗服务的同时,医疗团队还积极帮助当地医疗机构革新落后面貌,如帮助驻地门诊回归公益属性。此前马拉博、巴塔驻地门诊“只对内、不对外,只服务、不收费”,自梅州援几团队到后,他们慢慢帮助当地门诊改变这一形式。
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,援几医疗团队改革药械捐赠,大幅减少自用药械额度、增加捐赠药械额度。2017年12月8日,马拉博驻地举行药械捐赠仪式,医疗团队捐赠白大褂、床单和医疗器械,总价值约72万人民币。
医疗团队的工作获得了赤几政府的好评,赤几卫生部国务秘书丹尼尔•西玛说,第28批中国医疗队勤恳敬业,在马拉博、巴塔和总统府提供了优质的专业服务,改善赤几人民健康状况做出积极贡献。
“赤几虽然有宜人的气候、清新的空气,但是赤几的政务环境、医疗环境很不理想,办事艰难,使得队员们常常处于焦虑状态、心理备受煎熬。这一年半里,队员们客服重重困难,充分发挥出专业精神,守护驻地百姓的健康。”援几医疗团队队长蔡演歆说,此次援外,深深体会到祖国的强大,制度的优越,让他更热爱自己的国家。